據全網以及本站內各熱心網友分享的面經信息反饋,奇虎360公司的面試流程一般分為三輪:
第一輪:自我介紹加項目經歷,然后算法寫代碼等;
第二輪:業務負責人面,介紹下項目經歷,扣代碼等;
第三輪:人力部門主管面試,談薪資以及職業規劃等。
一般三輪面試,不同時期、崗位、城市的招聘進程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在上述流程基礎上做些明顯增減調整。
以下是多位職朋站內面試親歷者分享的面試經驗及面試流程,供參考:
此面試總共花費20天時間,面試形式包括1對1面試,面試的職位是機器學習實習生。
18年2月初去的360面試,這是第一次去大型互聯網公司面試,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念頭,但是年后HR給我打電話說我通過了,然后就沒再準備其他公司的,一心等3月多去公司。結果,一直沒等到正式offer的我給公司打電話,跟我說人招滿了,忘記通知我了。呵呵到無話可說,如果第一個電話告訴我說我沒過也可以,關鍵是我都準備著去北京了,結果又是因為其他原因說忘記通知了。。。ε=(?ο`*)))唉
面試經過:共3面,第一面是個技術大牛,懟了我一頓,主要有這樣幾個問題:
1.當場寫代碼:tensorflow的應用,比如寫一個對圖像進行分類的實際應用代碼。
2.keras的應用:不用寫代碼,但是要知道應用場景
3.推薦算法的矩陣分解怎么做。
4.最大似然和貝葉斯分類的區別(回答:先驗的有無),分別適用于什么場景:貝葉斯適用于小數據集,因為先驗好求。
5.判別式和生成式的算法各有哪些,區別是什么,分別適用于什么場景。
6.LR和最大似然的區別
7.L1和L2范數的區別以及適用的場景
8.各種算法的損失函數怎么寫
第二面應該也是一個技術,看起來像是管理層,問的比較簡單,就是介紹一下自己簡歷上做過的項目
三面是HR面試,一個孕婦,問了一下薪資的問題。
總的2個多小時的時間,3個面試就結束了,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率。
1.當場寫代碼:tensorflow的應用,比如寫一個對圖像進行分類的實際應用代碼。
2.keras的應用:不用寫代碼,但是要知道應用場景
3.推薦算法的矩陣分解怎么做。
4.最大似然和貝葉斯分類的區別(回答:先驗的有無),分別適用于什么場景:貝葉斯適用于小數據集,因為先驗好求。
5.判別式和生成式的算法各有哪些,區別是什么,分別適用于什么場景。
6.LR和最大似然的區別
7.L1和L2范數的區別以及適用的場景
8.各種算法的損失函數怎么寫
面試的職位是游戲管培生。
一共三面,最開始是部門負責人面,然后是業務負責人面,最后是HR面。部門負責人面穩定東西會多一點,會根據你的簡歷針對性的提問。會考察一下你對游戲市場的理解和對運營的敏感度。業務負責人面的問題和之前差不多,但是會更深入一些。HR面主要就是考察你留下來的意向, 職業規劃之類的。
負責人面問了對游戲行業的理解,英文作答;
業務負責人面問了基本的一些運營思路,就你未來方向可能想做的內容問一些專業性的問題;
HR面會問你選擇他們的理由,對加班的態度等等。
面試的職位是用戶運營。
首先筆試,筆試通過后,會經過三輪面試;
一面和二面都是業務面,問了簡歷相關的問題
三面是hr面,問了一些個人情況和簡歷上的問題
一面:1. 職業規劃 2.你為什么選擇這個崗位 3. 你有什么優勢
二面:1. 你為什么選擇這個崗位 2. 對這個崗位的理解 3. 之前有做過用戶相關的嗎 4. 之前有了解過互聯網的新聞嗎,從哪些渠道
三面: 1. 是哪里人 2. 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3. 期望薪資 4. 之前的行業分析是怎么做的
此面試總共花費14天時間,面試形式包括1對1面試,面試的職位是軟件測試實習生。
人生第一次現場面試獻給了360。當天面試地點在望京360大廈,面試的人數超多,在一個大廳內同時有幾十桌在進行一對一面試。面試一共有三輪。第一輪主要針對簡歷進行提問二面是個小姐姐,問的都是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問題,和手寫程序。三面是HR面。
第一輪主要針對簡歷進行提問,問做過哪些項目,在做項目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以及如何解決的。并且現場打開360手機助手的下載頁面,要求回答你認為這個頁面中需要進行測試的點。二面是個小姐姐,問的都是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問題,比如http和HTTPS的區別是什么,手寫編程現場寫字母逆序輸出的代碼,并提問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實現逆序等等。三面問你為什選擇軟件測試,你對這一行業的了解,以及未來職業規劃等等。
此面試總共花費10天時間,面試形式包括電話面試,面試的職位是IOT業務采購工程師。
選擇的是視頻面試。共三面:主管面、業務面、HR性格面。前兩面針對簡歷提問,對崗位的了解和業務匹配度,按自己真實了解的去回答和分析就好了。面試官問完后會問你有什么想問的,個人覺得適度提問即可,但當時我問的有點多了。最后是HR面,也是簡歷提問,性格之類的面試,表達清楚回答流暢就行。
有什么難忘的實習經歷
對薪水待遇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想問我的嗎
整體感覺比較好,但最后還是被刷了,還是得從自身找原因,可能我過于自信了,一定要在雙向選擇中保持平等的態度但絕不能壓過對方。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好工作
此面試總共花費7天時間,面試形式包括1對1面試,面試的職位是測試工程師。
一共是三面,兩面技術面,一面HR面,測試崗,所以問了測試的基礎知識,為什么選擇測試這個崗位,測試需要什么技能,專業素質;二面問的都是LINUX的操作命令,給個場景,用什么命令;三面就是問本科情況啊,問為什么選擇北京
一面問的比較多的都是測試的專業問題,自我介紹,測試的分類,回歸測試是什么?寫代碼,她不懂C++就讓我寫了個鏈表,找出最大值輸出。會不會Python?說不會,她就沒問了。為什么選擇測試這個行業?測試需要什么樣的技能?二面問的是C++,說思路,Linux命令,替換,別的我也不會,分屏的,還有怎么從第一行跳到最后一行。別的就是跟一面一樣的問題了,為什么做測試?職業規劃。
面試的職位是資深軟件工程師。
一共三輪面試,第一輪是技術面試,一個技術負責人,對過往的技術有個大概了解,然后項目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比較注重技術細節,比較兩種語言(go 和 Java)的優缺點,JVM,go的協成。第二路部門經理面試,比較寬泛,主要看個人的綜合素質。第三輪是HR面試,主要是薪資,當前薪資是多少,期待漲幅什么的。
項目經歷和關鍵技術,遇到什么樣的難題,是如何解決的。
相關管理相關問題,比如相關管理的關鍵點事什么,項目的風險有哪些。最自己未來的打算,比如想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等
以上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分享屬于你的面試經歷。